1.植物、動物都有應激性和反射嗎?
【參考答案】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進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的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等等。除病毒外對于所有的生物而言都具有以上的特征,所以動植物都具有應激性。
反射:反射是神經系統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指在中樞神經系統的參與下,動物體或人體對內外環境變化做出的規律性應答;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類型。動物有反射,植物沒有神經所以沒有反射。
2.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
【參考答案】在細胞中既存在DNA,也存在RNA;兩者都是遺傳信息的攜帶者(遺傳信息指的是堿基對的排列順序;或指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也就是DNA中的脫氧核苷酸、RNA中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但是對于所有的細胞生物而言,細胞中的遺傳物質只能是DNA。而病毒屬于非細胞生物,對于DNA病毒如T2噬菌體、T4噬菌體、天花病毒、乙肝病毒等遺傳物質是DNA。對于RNA病毒如煙草花葉病毒、HIV病毒、SARS病毒等來說,RNA是遺傳物質。
3.植物細胞中都有葉綠體嗎?
【參考答案】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主要存在于葉肉細胞中,一些幼嫩的莖的細胞里也有葉綠體,但在根部細胞和葉表皮細胞等處則沒有葉綠體。
4.真核生物細胞中一定有細胞核、線粒體嗎?
【參考答案】不一定;真核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是有完整的細胞核,但是成熟的紅細胞,成熟的篩管細胞在發育中細胞核消失。
而它們剛發生時有細胞核,卻不一定有線粒體,比如蛔蟲,長期寄生在腸道中,一般都是無氧呼吸,線粒體退化。正常成熟的紅細胞,仍具有代謝功能,但也沒有線粒體等細胞器。
5.原核細胞中無任何細胞器嗎?
【參考答案】原核細胞是組成原核生物的細胞。這類細胞主要特征是沒有以核膜為界的細胞核,也沒有核仁,只有擬核,且進化地位較低。細胞器只有核糖體,有細胞壁,成分與真核細胞不同。除此之外,細胞較小,沒有成型的細胞核,沒有染色體,DNA不與蛋白質結合。
6.真核細胞不能完成無相應細胞器的功能,但原核細胞則不一樣。例:藍藻無線粒體、葉綠體,為何還能進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參考答案】藍藻含有藻藍素,類似于葉綠素,能夠吸收和傳遞光能,進行光合作用。藻藍素是藻膽素的一種,藻膽素主要存在于藍藻和紅藻中,是一種光合作用輔助色素(僅存在于藻類中),與葉綠素類似,又可分為藻紅素和藻藍素,它們在體內與可溶性蛋白質結合分別稱為藻紅蛋白和藻藍蛋白,總稱藻膽蛋白,它們在光合作用中只起吸收及傳遞光能的作用。
藍藻含有與有氧呼吸相關的酶,所以能進行有氧呼吸。線粒體是真核細胞特化的細胞器,能夠保證有氧呼吸的高效進行;但是細胞能否進行有氧呼吸取決于相關的有氧呼吸酶,而藍藻細胞因為有此類酶故可以進行有氧呼吸。且現在被廣泛接受的內共生起源學說就認為,真核生物的線粒體就是起源于原核生物。
7.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何種結構?
【參考答案】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中能夠觀察到的細胞結構,這些結構屬于細胞的顯微結構。一般認為普通光學顯微鏡的分辨力極限約為0.2微米,細胞中的結構例如細胞壁,細胞質,葉綠體(因為是綠色的)(),線粒體,大液泡,細胞核(核仁),染色體等都能被看到。
超微結構又稱為亞顯微結構。指在普通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能分辨清楚的細胞內各種微細結構,在電子顯微鏡下顯示組織和細胞的微細結構,以及不同功能狀態與分化發育中的變化稱超微結構。包括:細胞膜、內質網膜和核膜,核糖體、微體、微管和微絲等直徑等均小于0.2微米的結構。
8.植物細胞在有絲分裂中期形成赤道板嗎?
【參考答案】細胞有絲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準確地排列在紡錘體中心的一個平面上,與地球赤道的位置類似,因此叫做赤道板。赤道板并不是實際存在的,而是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時候為了便于描述人為地取的名字,赤道板亦稱核板(是一個人們想象出來的虛擬平面)。(細胞板是真實存在的,是高等植物細胞分裂末期在隔膜形成體的中央生成的薄膜結構)
(責任編輯:安徽匯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