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新課程改革》考點十六
2017-03-24 15:26:08
安徽教師招考網
來源:安徽特崗教師招聘網
點擊:
一、在實施綜臺實踐活動時,應遵循哪些原則?
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時,要遵循六個原則:
1、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實踐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系。
倡導學生對課題的自主選擇和主動實踐是實施綜合實踐活動的關鍵。第一,學生要形成問題意識,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第二,學生要善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第三,在課題的展開階段,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方式探究,主要有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集體合作探究的方式、還有跨地區合作探究的方式等。第四、在課題的探究過程中要遵循“親歷實踐、深度探究”的原則,倡導親身體驗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課題進行持續、深入的探究,防止淺嘗輒止。
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加以有效的指導。在內容上要為學生創設發現問題的情境,指導好學生選題,在方式上,要善于協調好團體的力量。集中群體的智慧,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質量。
2、恰當處理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生成性目標、生成性主題的關系。
學校應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統籌規劃。每所學校最好有三類相互銜接的計劃。即“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班級綜合實踐活動計劃”。學校對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不能限制其生成性,應當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富有成效。
3、課時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要求的課時安排應是彈性課時制,每周三課時的綜合實踐活動時間可根據需要靈活安排,做到集中使用和分散使用相結合。
4、整合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
綜合實踐活動要打破學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內課程和校外課程整合起來,把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融合起來,積極鼓勵學校和學生利用休息日、節假日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5、以融合的方式設計和實施四大指定領域。
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勞動技術、信息技術教育四大指定領域以融合的方式設計與實施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要求。各學??梢愿鶕疾熨Y源,以綜合主題或綜合項目的形式將四者融合在一起實施,使四大領域的內容彼此滲透,達到理想的整合狀態。
6、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實施過程有機整合起來。
要把信息技術有機融入綜合實踐活動內容和實施過程之中。信息技術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探究內容,要做到信息技術內容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其他內容有機整合。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的過程中要積極運用網絡技術等信息手段,以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范圍,提升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水平。
二、綜臺實踐活動中如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大致有以下幾步:自主選題、制定方案、探索實踐、交流匯報。選擇一個好主題就是拜了一個好老師。一個富有創意的選題凝聚著學生的體驗和教師的智慧,傳達著活動的意義和價值。教師應運用適當的方式和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1、利用問卷。教師可以通過問卷的形式了解學生的興趣,幫助學生確立課題。如:你對什么感興趣?想了解它哪些方面的知識?
2、社會調查。體驗生活、了解社會是學生產生問題意識的有效手段。通過社會調查,學生可以發現一些自己不清楚或認為不好的社會現象及問題,從這些現象或問題中可以弓I發出活動主題。如:參觀完造紙廠后,學生有了一些問題:造紙有哪幾道程序?造紙與環保有什么關系?等等。
3、創設情境。有時,教師需要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受到點撥,隨之促使他們提出問題。譬如,可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當地環境狀況錄像,激發學生產生環保意識、環境意識等,萌發探究的興趣。
4、捕捉時機。學生對某一事物產生興趣有時是一瞬間的事。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一瞬間,指導學生發現問題。由于綜合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對學生由常見問題生成的其他問題,教師不要輕易否定,而要幫助挖掘、升華。
三、確定綜合實踐活動主題應遵循哪些原則?
1、立足現實生活(從學生熟悉和關注的生活世界中選擇主題。
生活的世界包羅萬象,從自然環境到社會生活,從身邊小事到自我發展,只要是學生熟悉和關注的,都是選擇的范圍。因此,學生既可以圍繞當前人類社會面臨的共同問題和所發生的重要事件選擇活動主題,如環境污染、能源危機、人口增長、全球化趨勢、戰爭與和平等;也可以選擇發生在身邊的對學生自身、家庭、學校及所在地區具有實際意義的點滴小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自己感興趣的主題。如自己的成長歷程、吃早飯的學問、鄰里關系的處理、門前馬路的交通、街頭小販的嘻雜、當家理財的經驗、學校環境的保護等。
2、尊重學生興趣(從學生的興趣、特長出發,選擇主題)
在主題選擇時應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利,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去選擇主題,如臨近春節,學生對過春節時剪窗花、貼對聯、掛中國結、祭祖先等習俗產生了好奇,教師可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確定“春節探源”的主題活動。其次,要認同學生的發現、思考,自覺遵循“學生為本”的原則。如學生在開展“社區的交通”活動時,發現社區的環境堪憂,于是在活動中可能生成“我給社區環境當醫生”的新主題。另外,選擇的主題要能激發學生的
興趣,與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已有的知識與經驗水平相適應,并且富有一定的挑戰性。要特別注意的是,有的主題雖有一定的意義和研究價值,如果學生不感興趣,也不能強加于學生。
3、注重本土性(根據學校、社區實際選擇主題)
綜合實踐活動主題的選擇應注重本土性,立足于每一所學校的特色,而學校所在社區的特色是學校特色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礎。深入了解社區的資源環境,充分挖掘社區中的課程資源,引導學生把自己成長的環境作為學習場所,關注社區中存在的現實問題、焦點問題、圍繞社區群眾共同關心的話題選擇活動主題,如農業耕地減少、城郊城鎮化趨勢、用水緊張、交通堵塞、建筑違章、社區綠化等。
|
(責任編輯:魏勇)
相關熱詞搜索: 課程改革 考點 教師
上一篇:
2017年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新課程改革》考點十五
下一篇:
2017年特崗教師招聘考試《新課程改革》考點十七